2016海峽兩岸四地固體廢物管理論壇

 

  由澳門工程師學會主辦的「海峽兩岸四地固體廢物管理論壇」昨日舉行,以「經濟新常態下固廢產業之發展、機遇與挑戰」為主題,邀請兩岸四地多位專家學者交流固廢管理經驗,分享各地固廢管理規劃,冀促進固廢產業的發展。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譚立武表示,針對固體廢物工作的開展,基於本澳土地資源限制,區域間的合作至為重要。另外,源頭減廢、加強對市民的教育、全民參與以及向公眾推廣生活垃圾的分類,亦是政府需持續開展的首要工作。
  論壇昨日上午10時假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舉行,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譚立武、澳門科技大學教授王志石、聖約瑟大學教授陳錫橋及美高梅酒店Director of Sustainability,Ms.Rebecca Donnellan、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任連海、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尹水娥、香港廢物管理學會主席李志良、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系教授林信一及台灣廢物管理行業專家孫世勤等出席演講。
  譚立武致辭時表示,隨着近年本澳急促發展,整體產生的廢棄物數量相對增加,雖然每年的廢棄物回收量有所增加,但由於整體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持續增長,導致整體回收率均較鄰近地區為低及難以提高。
  更新觀念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他指出:面對種種挑戰,澳門正遵循可持續發展、低碳發展、全民參與和區域合作的理念,對環境的各方面工作開展近期、中期、遠期的規劃。其中,針對固體廢物工作的開展,基於本澳土地資源限制,區域間的合作至為重要;另一方面,加大固體廢棄物處置設施的建設,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廢物量等的基本措施亦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及目標。除此之外,源頭減廢、加強對市民的教育、全民參與以及向公眾推廣生活垃圾的分類,亦是政府需持續開展的首要工作。
  王志石致辭表示,澳門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策略需要重新檢討和更新觀念,關鍵是引入循環經濟的概念,將固體廢棄物焚燒處理要和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結合起來,相信有利於緩解澳門面臨的廢物處理形勢,防止潛在的環境污染,扭轉澳門作為資源貧乏型城市的形象,成為資源輸出型城市,並能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澳門綠色經濟的快速發展。他續稱,電子廢棄物的礦產資源回收和城市生物質垃圾的燃氣化作為兩個重點,技術突破和管理觀念的更新則是兩個相輔相成的研究課題。
  孫世勤則表示,如何將外循環與理想的循環經濟融合共存,完成不同階段目標應是努力的方向。在垃圾處理方面,「回收」方面,建議應檢視過程中能耗、效率、去化通路等;「處理」方面,亦建議應乾(熱化學,如焚化)、濕(生物化學,如厭氧)分離,並落實減排、減碳和減量。
  另外,「再利用」則以焚化底渣為例,建議應藉精細分選回收細粒貴金屬,平衡財務、改善再生骨材品質無使用限制,以找回底渣應有的價值,「處置(掩埋)」應是達成零廢棄前的必要設施,得藉舊址活化再生,供作為應變暫存/灰渣分選與熟化/鋪設太陽能板的基地。最後就「土地」方面,灰渣填海造陸仍將是台灣的必然作為,惟須顯著提升填料品質、新訂管控法規,並達至長期監視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