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香港中電新聞稿

 

工程師學會到香港核能資源中心考察

學會代表團在副理事長徐承康、常務理事黃傑勇及周子鍵的帶領下,於7月16日前往香港參觀由中電籌備的核能資源中心,就核能應用及技術安全進行更深入認識,並與香港核電公司代表方思豪等共同探討在選擇城市能源時所面對的挑戰。該中心主要透過不同主題展區展示邁向低碳生活、核能知識及核電安全、燃料循環管理、輻射與日常生活、世界核能未來發展等課題,加深學會代表對核能發電的了解,以及進行交流與討論。據中心介紹,現時香港有1∕4之電力供應是來自核能發電。

為了盈合發展對電力的大量需求,社會需要一種可靠、低污染及成本低的能源,而核能發電則能滿足以上各點需求。雖然核能能夠以最少的原材料供應大量電源,但它也是對環境污染最具破壞性的能源。核能發電所用之中子反應產生之幅射是其安全之問題所在,當處理不當時其產生之幅射能量對環境、生命及財產會構成極大的影響。故此當建設一所核能發電廠時,其建造安全系統的成本比一般的發電廠高。以大亞灣核電站為例,主要系統是利用加壓水式系統,這系統利用燃料棒把高壓水加熱,再利用高壓水把領一水缸之水加熱形成水烝氣推動渦輪發電,此系統能夠把幅射散播減至最低,而每當系統偵測到第二水缸的幅射量太高或高壓水管有漏水,整系統也終止,不再進行發電並把中子核分裂反應慢下來。系統亦有三層保護模保䕶反應堆,2層金屬殼及一層900cm厚之石屎牆,其石屎牆厚度能夠底擋小型飛機之撞擊,非常堅固,系統之生命周期為40至60年,當周期完結,整個系統亦會停止不用,待一段時間的幅射探測後,該地區可以領作其他建設之用途。

此外大亞灣核電廠位置遠離地震帶,而靠近海岸也可抽取海水進行系統冷卻﹔而對於海嘯之防禦,在地理環境上有三重海岸線(日本列島、台灣及菲律賓、廣東沿岸)作為屏障,核電廠沿海週邊也有17米高之防波提來防護海浪。而核電廠內保護核燃料所採用之合金是特別製造的,對中子吸收較少,但是當這合金加熱及融解會制造氫氣產生爆炸,在系統保護殼內也有一副系統能把氫氣中和以避免這種事故發生。當系統及反應堆真的到了最嚴重事態不能再挽回時,安全殼會放下殼起整個反應堆停止幅射洩漏。對於核燃料之運送及供應均由國家保管﹔未經使用之燃料棒不曾會有任何幅射放出,經使用之乏燃料會儲存起來經7至8年冷卻後再由國家相關單位運走。乏燃料經一段時間後可循環再用。

而且經過多次大型核能事故後,社會大眾更擔心不妥善處理核能對環境、經濟及生態的影響﹔而現時興建核電站的國際標準仍停留在二十多年前的要求,故近年來內地開始大量興建核電廠,其興建密度也對週邊大眾的密切關注。核能發電是一把雙刃劍,是對世界持續發展的鑰匙,也是領世界至毀滅之鑰匙,因此要將相關技術發展成安全而又可靠之能源。作為專業工程師,更有背負起環境保護之責任、節約用電、減少用電需求,也能減少對核電廠興建之需要。


(註:為加強對核電站實地認識及了解,學會將于九月組織會員前住大亞灣核電站進行實地考察,請各位會員留意。)

於核能資源中心大合照